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蚊子!人类为何消灭不了蚊子

    信息发布者:范国超
    2017-09-22 11:09:07   转载

    蚊子何时出现在地球上?这个可能没人能准确答上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比人类存在的历史要长,大约1亿年前,蚊子就在地球上出现了。



    那时的地球还是一个闷热的“温室”,巨大的蜥蜴大摇大摆地来回逡巡,对像蚊子这样的昆虫来说,生存下来的希望似乎很渺茫。然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噬血的蚊子以相应的吸血本领,蚊子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存能力。

    昆虫学家对保存在琥珀中的亿万年前的蚊子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的口器极其坚利,足以刺穿恐龙的皮肤;它们的嗅觉极其敏锐,50米开外就能闻到人的气息。




    史前巨蚊

    一些蚊子袭击事件足以令人谈“蚊”色变。有报告说,被蚊子追逐的动物最后往往都会力竭而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据说小小的蚊子杀死过身高体大的牛。它们云集在牛的口鼻处,如果数量足够多的话,足以让牛窒息。一些野外探险者被蚊子追赶得几乎发疯。

    蚊子以人为攻击目标的历史其实不是很长。5 000年前,在人类居住地相当分散的时候,蚊子主要以叮咬鹿群和牛群为生。但是,随着人类数量在最近几千年里猛增,居住地人口日益密集,人类制造罐子用于存水,人类开渠挖沟……这些都为蚊子提供了更多的滋生地。蚊子需要在水里产卵,自然它们就跟踪人类而来。




    蚊子幼虫

    与此同时,一些致命的病原体也附在蚊子身上“搭乘便车”,它们渗透到蚊子的唾液腺体中,在蚊子的体内生长繁殖,人类足迹所到之处,蚊子就将疾病在各种不同物种之间传播开来。

    1937年,在乌干达尼罗河谷附近发现的在鸟类之间传播的西尼罗河病毒,很快就在人类中间安家落户,只要被蚊子叮咬上一两口就有可能染上这种疾病。




    西尼罗河病毒

    在非洲,人类的拦河筑坝行为使得疟疾和裂谷热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在南美洲,人类砍伐雨林的行为使得原先生活在阳光充足的雨林天蓬上的蚊子向森林地面转移,以叮咬人的脚踝为乐事。

    为了战胜小小的蚊子,科学家花成千上万个小时观察它们的习性,了解它们怎样才会生病,还分析它们的分子生物学结构——尽管它们是让我们讨厌的昆虫。

    有科学家打算通过“基因改造”创造一种新的蚊子品种,这种蚊子不会一闻到人的气息就垂涎欲滴。




    蚊子实验

    有科学家考虑用某种真菌去感染蚊子,以破坏它们的大脑。澳大利亚的一位昆虫学家打算建立一个蚊子饲养工厂每天“生产”数百万只丧失生育能力的雄蚊,然后运到苏丹北部释放,让不育的蚊子数量超过有繁殖能力的蚊子,这就可以大大减少蚊子的数量。

    总之,想出新的招数来对付蚊子,耗去了成百上千杰出科学家的无数时间以及数百万美元的财力,但蚊子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昆虫,它们能很快适应新的生存威胁,即使是专杀害虫的DDT,后来对蚊子也失去了原有的威慑力量。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能引发疟疾的病原体都渐渐产生了抗药性,抗疟疾的特效药氯喹以及其他预防药物也都渐次失去效力。

    近年来,人们开始实施一种新的策略:尝试给蚊子“治病”而不是设法去消灭它们。这一新的策略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在进化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种寄生虫曾尝试在蚊子身上寄生,但成功的只有疟原虫和其他少数几种寄生虫,蚊子成功地抵御了绝大部分寄生虫的侵入,就像很多人都不会得流感一样。



    疟原虫

    有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在蚊子体内合成了一种能够产生缩氨酸的基因,而缩氨酸可以保护蚊子免受疟原虫的侵害。但是,虽然在实验室里让蚊子拥有这种基因是很容易的,但如何才能在野外对蚊子进行这种“基因修改”呢?

    无论这些方法能否奏效,在用遗传学的方法干预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也许会有许多环节被疏漏,也许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有科学家指出,减少能够传染疟疾的蚊子数量,在短期内看是好事,但也是危险的事,因为这会使人们失去在很长时期内形成的免疫力,一旦传染疟疾蚊子的数量发生反弹,死于疟疾的人数将会急剧上升。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